发布日期: 2012-11-12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91
爱恩的培养使我成为复旦人--于明志

    2012年113日,2009届校友于明志返校参加校庆活动。在学院参加座谈会时,同学们让他说说如何成为一个复旦人,他向在座的人娓娓道来。

说实话,当初报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攻读企业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心里不是太有把握,只是因为自己喜欢,然后就全力以赴,好在在爱恩练就了很好的英语语言基础,练就了如何学习的能力,虽然跨专业报考但还是取得了较高的成绩,最终被复旦录取。

入学后,并没有想过能够最终留在学校、留在院里,应该说也是机缘巧合。我在爱恩读书的时候就担任摄影记者,用我的镜头记录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义务为学校和学院做宣传,而且乐此不彼,到复旦后这也成了我工作中的亮点。我从硕士一年级开学起就参加了哲学学院的研究生团学联,历任哲学学院研究生团学联宣传部部长、副主席,这使我能广泛参与到学院各项活动中。这件事情一做便是三年,直到我毕业。哲学学院之所以愿意给我这个留校机会,我想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它反映了我的一种工作态度和热情。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能得到这个留校的机会也是机缘巧合,并没有一开始便刻意进行规划和布局。我从硕士二年级开始在学院时任研究生教务秘书(即我现在的岗位),担任毕业答辩助管,开始接触与研究生招生培养相关环节的各项工作,但当时的想法也只是想通过这样的岗位锻炼一下自己,为将来进入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做准备,到后来进入硕士三年级后,学院要安排前任教务秘书老师负责学院其他工作,这才有了后来学院安排公开招聘这个岗位的机缘。

    也正是在这段担任助管的时间里(两年,直到毕业),学院的领导、老师以及我这个岗位的带教老师对我个人的工作能力、态度、品质等方面得以了解和考察,总体来说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为我在今年上半年参加面试时最终得以留校打下了良好的印象基础,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能在自己欣赏和喜欢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中,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非常开心的事情。我想我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里找到了这种感觉,并将这种感觉体现在了日常的工作中,这或许也是学院老师认可我的一个原因。

    今天参加校庆活动,回到母校,来到爱恩,饮水思源,这里是我人生的起点,是她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精彩。

(撰稿:学院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