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3-04-28   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46
学院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4月28日下午,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座谈会,会议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展开了讨论,孙礼仕书记主持会议。

    会上,10多名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发言,大家结合本职岗位、所带班级和所授课程情况进行了认真地交流。有的老师对所授同一门课程两个专业的出勤率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很大,建议分析深层次原因。

    有的老师认为: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和动力;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三是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支持。大部分专业课老师在接受塔斯马尼亚大学教师职业模块培训后,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上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出勤率大大提高,辅导员和授课教师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工作配合是解决学生出勤率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一年级有的老师提出要认真研究2012级个别班级的学风问题。有的老师建议,学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如果每个年级的学风抓到位了,整个学院的学风建设就会有大的改观。

     副院长王娜老师认为:国际化的学院要建设国际化的学风。塔斯马尼亚大学在二年级导向教育中就提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要对自己负责。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的培养过程受到教风与学风、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的影响,要多管齐下才能起到作用。

     孙行佳院长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效果。她说:我们办学的宗旨最终是为了学生。第一,要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要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第二,要思考我们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学风?学院所有的工作都要有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第三,要搞清楚我们学风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对学风问题要深入细致的分析。第四,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国际化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管理和服务也必须跟上国际化步伐。

     王基组常务副院长对会议进行了小结。他说,今天是头脑风暴会,是对学院学风问题的一次“体检”和“专家会诊”,今天会议的成果是要形成一个学风建设有行动方案。该方案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总纲是:“三风”联动,全员参与,全时空行动,多管齐下。在此基础上设计学风建设的具体目标,形成共识抓落实。期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学院的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